以昭君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

发布时间:2020-08-20 浏览次数:2731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伏来旺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


近年来,按照中央统战部的部署,全国各地统战部门结合实际,适时启动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内蒙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如何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载体,实施好这一世纪工程,发挥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构建和谐内蒙古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在内蒙古的历史上,两千多年来,围绕“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伦理 、民俗等各个领域,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凝结着许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出生在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香溪河畔平民之家。因才貌出众,选入皇宫,汉元帝时为待诏掖庭。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3年,西汉时期的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入汉朝见“请亲”。王昭君为汉匈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和睦而自愿前行。呼韩邪单于认为她给人民带来安宁,封昭君为“宁 胡阏氏”,即给匈奴人带来和平安宁的皇后;汉元帝觉得和亲会给汉王朝带来和平,所以改年号为“竟宁”,取意边境安宁。1954年,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出土的西汉末年印有“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吉祥语句的瓦当、鸳鸯砖,可以看出匈汉人民对结束民族纷争、走向和平安定的期盼,昭君出塞受到的普遍认同和颂扬。“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游昭君墓》)昭君出塞结束了匈汉历史上近200多年的战争状态。


史实对昭君的记载,总共不过600字,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昭君文化理念频繁地在媒体宣传中出现,之后系统总结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理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时空上看,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里,昭君和昭君文化久盛不衰,以当年和亲的出发地长安为起点,串联起今湖北、内外蒙古南北一线,并以此为基础向全国扩散,甚至传播到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及东南亚地区,波及到法、英等国,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从传播的载体上看,既有史书的记载,又有文物的印证;既有文学艺术作品的渲染,又有严谨的学术讨论; 既有民间故事、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的流传,又有湖北、内蒙古等地兴起的文化节、艺术节的综合推动以及企业文化、文化产业的垂青。从传承的社会内容看, 由封 建社会文人对王昭君的关注、同情、赞美而反映对当时社会和个人遭际感慨的悲剧形象,升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民族友好使者”的美好化身。


王昭君之所以能够流芳千古,昭君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魅力,是因为昭君文化是以中国“和合”的哲学主张为基础,以和平统一、民族团结、合作发展、共同繁荣为核心 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表现,能够为现代人、现代社会带来深刻的、富于哲理的启示。


第一,昭君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的政治理念。“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和精髓。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 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合”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管子提出“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孔子提出“致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君子和而不同”,是形成一个和谐而又有教养的安定社会环境的重要条件。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墨子主张“兼相 爱”、“爱无差等”。老子倡导“万物负阴而抱阳, 充气以为和”。庄子提倡“同心”、“同德”, 平等自由,等等。“和合”就是在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矛盾、差异的前提之下, 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互相依存的“和合”体内,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取长补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昭君和亲是依据“和合”思想作出的选择并丰富了这一思想。从匈奴来看,由于长期战乱和严重天灾,加上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内讧,呼韩邪单于为挽回匈奴民族的危险局面, 恢复和发展生产,平定叛乱,统一各部,请求和亲是出于真诚;从汉朝来看,汉元帝为了国家的“治”与“安”采纳了深刻了解先秦诸子“和合”思想的老师萧望之的建议,欣然同意“和亲”,是顺应了情势与民心;从王昭君来看,为了平息战乱,化干戈为玉帛,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请求出塞,完全出于自愿。不论几方初衷何为, 而客观上昭君出塞得到了匈奴上下的普遍欢迎和赞颂,赢得了“民族友好的使者”美名;从汉匈两族人民来看,他们迫切要求和平,停止战争,安居乐业,发展生产。这就使昭君和亲不是简单的“怀柔”或“羁縻”民族政策, 更不是屈辱的权宜之计,而是遵循“和而不同”处世原则的典型范例。昭君和亲丰富了“和合”思想的内涵, 促进了“和合”哲学的发展,使“和合”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第二,昭君文化体现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政治思维。历史上的国家与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无非是战与和两种。这两种形态的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始终。就战争形态来说,即使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毕竟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遭受最大生命财产损失的是各族人民群众。因此,各族人民群众都希望能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民族间的矛盾。一些明智的封建统治者也会尽量采用避免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和平交往的方式有很多种,诸如和亲、通贡、互市、会盟或其他开明的民族政策。其中,和亲是影响最大、效果最突出的一种方式,而且往往成为两个国家达成政治经济全面友好关系的标志。昭君和亲打破了“自三代(夏、商、周)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即不肯接受中央王朝的领导)的旧传统,开了我国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府领导的先河,促成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友好的种子,使那时汉朝的北方,“边城晏闭, 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和平生活的炊烟飘了六十年之久。此后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中央政权,他们在处理、调整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时,都十分重视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吸取、承袭前代王朝的边疆、民族政策。这就使“和亲”政策整体上呈现出绵延不绝、承袭而又有所发展的特点,直到清代,满蒙世代通婚成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经验。不论统治者把和亲作为一种政治策略还是外交手段,不论其主观目的、动机如何,总体上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削弱民族偏见,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第三,昭君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相融和睦的政治愿望。恩格斯指出:“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民族关系的存在与发展,首先是民族之间经济利益的存在与发展。在我国辽阔而又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历史上自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民族和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体的草原民族,他们必然追求一个互相补充的共同市场和逐渐完善的生产体系;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的相互需求构成了各民族关系发生、发展的基础。相对于民族战争而言,人民群众更希望通过和平友好的交往来调解民族利益,各族统治者也根据实力对比自愿或被迫地采取和平的方式来处理民族关系。就昭君出塞时的汉匈经济关系来看,随着各自经济生活需求的扩大,必然要联结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相调剂、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经济整体。昭君和亲从根本上说,反映了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区相互交流的内在要求。从内蒙古地区人民至今流传的昭君用随身携带的锦囊在阴山下播撒五谷种子和教匈奴妇女用胭脂化妆等故事中,反映出昭君把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了塞外,对塞外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和亲的达成,农耕、游牧两大民族集团军事对峙停止和友好关系的形成,汉匈经济文化交流走向合法化、公开化、制度化。这种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间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成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纽带,并日益牢固,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民族间的向心力、凝聚力。


第四,昭君文化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王昭君作为历史上众多的和亲女子中第一位出身平民的女子,经历了自请和亲,安居塞外,为国献身,不避夷夏之大防, 追求知心之相乐等重要的人生选择,成为汉匈两族的和平使者,得到当时及后世人民的深切爱戴,人们几乎用尽了汉语中最美好的词汇去赞美她,诸如美丽、善良、淳朴、无私、不同流俗、远见卓识、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等等。据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会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记载或评论王昭君事迹的历代著作有30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家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现当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凝结、升华而形成的昭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弘扬昭君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央统战部按照党的十六大的总体要求,提出要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旗帜,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纽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为主体,在统一战线启动“凝聚力工程”。我理解,这项工程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制度为保证,以先进文化为支撑,更多地在文化领域开展活动。因为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含了文化发展的具体目标。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要使不同的政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信仰的民众、不同社会制度的群体凝聚起来,形成合力,要靠坚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和先进的理论政策指导,还要有一种共同认可的文化理念,才能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切入点,以具有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昭君文化为重要载体,实施凝聚力工程,对于构建团结、和谐、文明的内蒙古必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挖掘昭君文化的“和平”思维,与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相结合,为构建和谐内蒙古凝聚发展的力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内蒙古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区以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多种原因,与先进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19个边境旗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发展水平又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因此,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经济,统一战线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工作。发展需要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昭君文化的 “和平”、“和顺”、“和美”的理想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统一战线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过程中要把昭君文化的理念结合进来,积极探索昭君文化中体现的各民族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关系,认真研究在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围绕如何把国家的帮助、发达地区的支援同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自治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献计出力。


 (二)运用昭君文化体现的“和合”理念,与统一战线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势相结合,为构建和谐内蒙古凝聚团结的力量。昭君文化倡导的是以融合为主 流的文化,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她与统一战线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理论有着同源的关系。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利益格局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积累和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运用昭君文化蕴涵的“和合”理念,妥善协调和处理各党派、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努力促进社会各方面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形成家和、国和、民族 和、天下和、天地人和的局面。我区有6个民主党派组织,成员有7000多人;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1.25%;有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五大宗教,信教群众约100万人;有私营企业4.59万户,个体工商户45.3万户,外资企业847户;有“三胞”及其眷属 15万多人。统一战线要在共同基础和目标下,把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为构建和谐内蒙古消除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不断地扩大统一战线的范围,挖掘统战资源的潜力,在团结的广度、深度、力度上做文章。


 (三)继承昭君文化的“和亲”遗产,与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相结合,为构建和谐内蒙古凝聚稳定的力量。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昭君 文化的中心内容是民族团结友好。她体现的民族友好的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渊源,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符合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包含着现代民族平等的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必然会对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反分裂、反颠覆、反渗透的前沿,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力弘扬昭君文化体现的民族团结友好精神,正确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我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此,当前我们要认真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与昭君文化体现的中华一体观的优秀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民族自我意识与多民族社会整体意识的趋同与协调,使民族意识的增强成为民族发展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动力。二要弘扬昭君文化包含的民族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精神,充分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三是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增进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认真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配套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民族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民族法规体系。四是大力挖掘、整理、开发、保护包括昭君文化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推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形成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文化。五要以昭君文化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伟大精神,倡导“以邻为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准则。


(四)弘扬昭君文化蕴涵的伟大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相结合,为构建和谐内蒙古凝聚爱国的力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特别是传统的优秀文化是维系、推进民族心理认同之根。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故乡,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相互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昭君文化作为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统一战线弘扬昭君文化,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点,理性地审视昭君文化中“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理念和民族间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增强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铸造“中华多元统一体”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建设边疆的责任感,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引导功能,通过自我教育和对同盟者的引导,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自觉地将民族、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以振兴民族、报效祖国为己任,自觉维护祖国利益,服从祖国需要,为构建和谐内蒙古提供动力支撑。要把弘扬以昭君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联系海外华侨,台、港、澳同胞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密切与他们的联系,增进经济文化交流,通过富有特色和凝聚力的文化吸引海外人士,弥补内蒙古海外统战资源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加强统战部门与宣传、文化部门的联系,建立沟通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强有统一战线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和各种文艺创作,让现代化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让民族文化再现时代精神,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 者 按:原文刊载于《中国统一战线》2006年5月,如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曹  琪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