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 王昭君墓: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发布时间:2023-02-18 浏览次数:24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包苏那嘎(作者系昭君博物院副院长)


王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黑河畔,是迄今为止在呼和浩特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墓葬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大黑河畔王昭君墓遗址


据史书记载,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赴长安,觐见汉帝,并言愿为汉婿,复通和亲之好,汉元帝准其请求,把宫女王嫱以公主的礼节嫁给呼韩邪单于。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人(今属湖北兴山县),建昭三年(前36),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成为汉宫掖庭待诏。当得知汉朝与匈奴和亲的消息,王昭君慷慨应召,自愿远嫁匈奴。


秦汉之际,游牧于中国北方地带的匈奴建立了庞大的游牧政权。中原汉朝与匈奴通过和亲,进一步加强了匈奴与中原的关系,贯通了草原丝绸之路。王昭君墓反映了匈奴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在历史更迭中,王昭君墓见证了各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王昭君姿容丰美,仪态万芳,通情识理,深得匈奴人民爱戴,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和平、安宁之意。“昭君出塞”,匈奴与汉朝长期和睦相处,商贸畅通,文明互鉴,长城内外出现了各民族融合的盛景。


王昭君墓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唐代,以“青冢”之名出现于诗文中,颇有影响,故王昭君墓又称“青冢”。此后历代记载不断,修建不止,成为象征民族团结的圣地。


千百年来,王昭君墓遗址宛如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昭君出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进程中,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闻名中外的“昭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考察王昭君墓遗址,挥毫题写了《谒昭君墓》七绝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首诗后被王昭君墓文物保管所镌刻在石碑上,立于墓前,为王昭君墓遗址增添了深邃意境。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心声,高度评价了昭君出塞的深远意义。


著名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一文中赞道:“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忘掉的。那就是被称作青冢的昭君王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深入挖掘和阐释王昭君墓等代表性文物和考古遗址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对提炼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讲好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以和为贵”“团结和睦”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打造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 者 按:原文引自《内蒙古日报》2023年2月20日,如需引用请核对原文!

文稿审核:包·苏那嘎

排版编辑:武  彬


院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6公里处
蒙ICP备1800249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472号   网站建设 :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登录

* 手机号码
确认登录